2022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,湖南在建最大抽水蓄能電站——平江抽水蓄能電站排水洞TBM“平江號”日進尺30.712米,創造了國內同級別小直徑TBM施工最高日進尺紀錄。據悉,該排水洞以花崗巖硬巖為主,最大巖石強度超過160Mpa,石英含量超過30%。自2021年10月29日始發以來,“平江號”累計掘進了701.735米,在單列編組出渣的情況下,試掘進第二個月進尺就達470米。
硬巖出渣
湖南平江抽水蓄能電站自流排水洞全長3989米,呈圓洞型,為水輪發電機組重要的排滲排水設施,與長度5600米的排水廊道構成電站日常和應急排水系統。
該工程隧洞最小埋深15米,最大埋深530米,洞室圍巖多為微風化新鮮花崗巖、花崗片麻巖,設備掘進需穿過21個半徑30米的彎道,施工難度較大,是電站建設的關鍵控制工程。
“平江號”始發
參與隧洞施工的“平江號”掘進機,由鐵建重工聯合業主、施工單位共同打造。“平江號”總長75米,總重230噸,加載了長距離小轉彎螺旋掘進、大坡度有軌運輸、主機可回退設計等關鍵技術,于2021年8月16日成功下線,2021年10月29日正式始發。
掘進期間,鐵建重工技術人員配合施工方積極探索,根據現場施工條件提出了優化作業工序、改進掘進參數、強化施工管理等一系列改進意見,得到客戶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。從換刀工序優化、刀具管理、掘進操作、機車出渣、機車編組調整等方面全面升級改進,為“平江號”開創日進尺記錄打下堅實基礎。
“平江號”掘進中
據了解,“平江號”施工速度快,圍巖擾動低,避免了對自然山體的擾動和地下水的污染,設備配置的干式除塵設備除塵效果好,大幅減少了粉塵對操作人員的危害,堅定了業界對抽水蓄能電站隧洞施工采用“機械化減人、自動化換人”理念的信心和決心,自流排水洞和排水廊道有望提前一年完工。
聲明: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,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
不想錯過新鮮資訊?
微信"掃一掃"